|  |  |  | |
| | HKBG Network RSS | | |
| | | | |
|  |  |  | |
| |
|

因為爹爹的千鷹號,假期去了租星球大戰影片給朗朗仔看。他在租碟鋪問「有沒有星球大戰?」,櫃面的老閣拿出六大隻碟問「要邊一集?」,結果爹爹不負所望,租了第四集,總算朗朗仔同我地細個一樣,睇第四集先。
雖然我們之前曾講過星戰點滴給朗朗仔知,又將電影對白用廣東話傳譯,朗朗仔依然覺得文戲好悶,因為佢有唔少詞語唔明白,例如要將藍圖講成說明書佢先明,間中要fast forward 比佢睇打交場面,先睇得晒第四集。
看完第四集,第二個假期再看第五集,呢集最刺激,文戲較少,朗朗仔可幾乎看畢全片,只需飛少少文戲!因為之前講過黑武士同Luke 的關係,教了朗朗仔留心聽黑武士講:I’m your father!
好開心呀!我為朗朗仔導讀一套自少已非常喜歡的太空英雄片!以後發嬲的時候可以同朗朗仔講:I’M YOUR MOTHER!!!!
當朗朗仔需要鼓勵時可搬出尤達大師經典對白:Do or do not, there is no try!
除了第六集,還有一至三集未看,不知道看過六集之後,朗朗仔最喜歡的人物是誰呢?我小時候喜歡的是R2D2 和C3PO。
講回砌lego,爹爹和朗朗仔,兩個人在三日假期,合共花了七小時完成千鷹號,坐得最耐一次是三小時,兩個人合作無間,兩個人都好叻!
朗朗仔同爹爹玩千鷹號時,忽然開口提出要求…但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!
 |
| |
| | |
| |
| | | | |
|  |  |  | |
| |
| | |
| |
| | | | |
|  |  |  | |
| |
|
筆者在上個月討論「我們未來的鐵路」公眾諮詢時,曾經談及過北環線的定位應該是服務過境乘客為主。至於粉嶺北、坪輋/打鼓嶺甚至蓮塘/香園圍口岸的鐵路服務,北環線並非唯一的選擇,而是可以考慮交由一條全新的鐵路由北區連接市區,分擔東鐵線的負擔。這條新鐵路與東鐵線的性質都是「南北走廊」,所以可稱之為「第二條南北走廊」(或稱「新南北走廊」)。今日筆者便希望藉此機會就這條新鐵路進行初步的定線研究,看看各位關注未來鐵路發展的讀者有何意見。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「第二條南北走廊」初步建議 - 評深宜論
根據筆者的初步構思,「第二條南北走廊」與「第一條南北走廊」(即東鐵線)一樣,都是由北區邊境經九龍直接香港島,但服務範圍則會有明顯的分工。首先在北區,新鐵路會有四個車站,首先是位處邊境的「香園圍站」,性質與羅湖站和落馬洲站一樣,都是鐵路邊境口岸,如果深圳地鐵能夠配合延長線路至與之對應的蓮塘口岸,便可以使這個口岸更有吸引力了。之後的兩個車站是「打鼓嶺站」和「粉嶺北站」,分別服務坪輋/打鼓嶺新市鎮和粉嶺北新市鎮。接下來的就是「粉嶺南站」,這一個車站可以作為位於新界北的東鐵線轉乘站,同時可作為新鐵路的車廠及大型上蓋物業發展的選址。
「第二條南北走廊」離開北區之後,只會在大埔區和沙田區各設一站。大埔區的車站為「大埔北站」,服務遠離東鐵線的大埔新市鎮北部,例如富亨邨、富善邨及大元邨等地。沙田區則沿用現有的「沙田站」,作為位於新界南的東鐵線轉乘站。筆者曾考慮過將沙田區的車站設於大圍站,但由於擔心大圍站未必能夠應付,加上來往沙田站的需求應較大圍站高,所以初步選擇了沙田站。如果主流意見認為大圍站更勝一籌,筆者也不反對作出有關改動。
「第二條南北走廊」在九龍設三個車站,有點像東鐵線的安排。九龍的第一個車站是「黃大仙站」,容許乘客轉乘觀塘線,正如東鐵線的九龍塘站一樣。然後就是「啟德站」,乘客可在此站轉乘「東西走廊」(沙中線)。選擇在啟德設站的原因,是希望能夠配合當局有意將啟德一帶發展成第二個核心商業區,為其提供一直北抵邊境、南抵中環的直接途徑。最後就是新設於紅磡道最北段的「鶴園站」,主要服務土瓜灣南部及鶴園一帶,彌補沙中線馬頭圍站和觀塘線黃埔站的一些服務盲點。
在「鶴園站」之後,「第二條南北走廊」會經「第五條過海鐵路」往對岸的「炮台山站」,取代一直以來坊間倡議將觀塘線由黃埔站過海的方案,因為新南北走廊過海的意義和效益將遠較觀塘線為高,觀塘線也只好讓路。「炮台山站」可以讓乘客在港島線和新南北走廊之間轉乘。然後新鐵路會深入內陸,於銅鑼灣南部的禮頓道設「禮頓站」,服務銅鑼灣南部和跑馬地北部一帶。由於「禮頓站」與銅鑼灣站時代廣場的大堂只有約百多米距離,筆者會建議興建地底行人通道將兩者連接。之後新鐵路會向西前往皇后大道東近合和中心的「灣仔南站」,主要服務灣仔南部及堅尼地道東段一帶。
「第二條南北走廊」在香港島的總站,是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的「中環南站」,服務中環東南部及堅尼地道西段一帶,並取代沙中線(原「南北走廊」)由金鐘站延長至中環南站的計劃。本來筆者還想將鐵路線進一步西延,以西營盤站為終點站,提供第二個港島線轉車站,藉此分擔港島西區往返九龍東及新界的客流量,可是興建這一路段需要穿過很多舊建築的地底,存在很大的技術難度,加上不建這一段並不見得會嚴重影響其效益,所以還是擱置了有關構思。
「第二條南北走廊」將會成為一條連接新界東北邊境連接兩大核心商業區(啟德及中環)的鐵路線,同時服務新界東北各個新發展區,更為新界北部提供一條比東鐵線快捷得多的捷徑往返市區。筆者建議這條鐵路可以在2025年至2030年之間通車。然而,以上走線建議只是筆者很初步的構思。如果各位讀者有任何意見或建議,請大家不吝賜教。
 
 |
| |
| | |
| |
| | | | |
|  |  |  | |
| |
|
報載司徒拔道的OPUS Hong Kong,以面積最小的6000方呎單位計,月租已高達72萬元。這是十萬中無一人能負擔得起的吧,不過發夢過後,實際不會大想頭的我們,要求安居而已,可是報紙又說香港人是「貴」為全球最買不起樓的,普通人要不花分毫連續工作十二年才可買到一所中價樓,所以我們是不折不扣的房奴。
 
 |
| |
| | |
| |
 |  |  |  |  |